下书网 - 其他小说 - 寻秦记续之战龙返秦(全)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330

分卷阅读330

    夕便能取得大成效的事,但如果拖得过久,中原诸国站住了脚跟,再要统一,就更难了。”

    “所以出师中原,平定诸侯,不能过早,也不宜过晚,现在中原已经开始混战,我大汉最好就是审时度势,静观其变,囤积兵粮,后发制人,不知爱卿对朕见解有何看法?”

    众人听了汉王的言论,都点头同意,六部和诸将对局势的把握度远不如运筹帷幄的张子房,因此一时目光都交集在张良身上,他若没看法,其它人更没有什么看法了。

    张良感受诸人的目光,淡定道:“汉王所言极是,纵观历史变法,即使有能人如管仲、乐毅力、吴起、李悝等人,变法数年才有微效,只有秦国商鞅变法最为彻底,历时二十年使秦国崛起,有与六国抗衡的实力,二十年,而我大汉决不能再枯等二十年,任由中原混战和吞噬自立,一旦各国站住了脚跟,将百姓同化成诸侯的子民,使各地百姓都有了臣服之心,那时用兵就会更难,不亚于秦统一六国了,尽管此刻中原仍有十四路诸侯,但单支力量并不大,而且如同一盘散沙,汉王在汉川韬光养晦,那么楚国就成了众矢之的,目前不少诸侯都纷纷反对楚国的霸权做法,而楚国又不想看到诸侯做大,由此而知,中原短期中都不会太平。”

    “汉军如果这时出兵,不但国库无法支撑,粮饷不足,军队参差不齐,精锐几乎殆尽,招募的这些新军战斗力有限,与楚军有着一定的差距,即使面对诸侯军队,也占不到多少优势,而且汉军此刻出师中原,明显让中原诸侯看到汉王的雄心和志向,各诸侯王刚当上君王,自然不愿意看到大汉统一中原,毁掉他们的君王梦,或不定各路诸侯会团结起来阻抗汉军进军中原,反被楚国利用做了挡箭牌,毕竟汉军要攻打楚国,必须要横扫三秦地带,以及中部的韩、魏、赵、河南四各诸侯地带,等将这四路诸侯击败后,汉军会消耗不少元气,反观楚国以逸待劳,突然出击杀至,我军则难以抵挡,正如汉王分析,现在还不是出兵的时机!”

    诸臣纷纷点头,就连龙天羽和淳于婉儿也都认可张良的这种观点。

    龙天羽开口道:“所以朕决定,备军一年,汉境经济发展和训练兵马双头并进,两手抓两手都要硬,萧丞相负责好汉中、巴蜀、陈仓、河西之地的发展,扩大朝廷直属商会作坊的垄断力和经济实力,一些影响朝廷命脉的领域,比如兵甲、战马、纺织丝绸、粮草、钱币等,朝廷必须掌控大股,这样在战争期间,才不会被商贾暗中挟制,谋取暴利。”

    “在军队中,要制定详细的兵制,以免出现调兵不灵的现象,军队建制由下至上为:伍、什、校、都、指挥、营、军几个跨级单位,五人一伍、十人一什,五十人为一校、百人为都,徒步甲士五都为一指挥,设指挥使(俾将)一人,五指挥为一营,设将军一人,十营为一军,设大将军一人,骑兵三都为一指挥,五指挥为一营,十营为一军,但凡统兵之帅,带兵多少要根据战况和具体情况决定,此事由曹太尉负责,对军队重新编制,另外军方要设立枢密院,军务、边防、将官任职等,由枢密院和兵部参议后拟定奏折,上报与朕决议!”

    “臣领命——”曹参接下这道诏命,要对军队进行改编更制了。

    龙天羽又忆起一事,说道:“关于兵工厂之事,乃重中之重,一旦建成,以后军方所有的兵甲和研究都要在那里完成,建议驻扎一军封锁大巴山,兵部、工部全力配合丞相,迅速建立起来,到时候铸剑师、打造兵甲的工匠从郭家和学院挑选一些出来,专门为军方打造精良武器和装备,另外战马设法从西域购买上等马,组建一支精锐骑兵,同时汉中之地也要选好马场,由军方设置专门的养马场所。”

    “[龙牙]特种兵团也损失大半,这一年中,授权夏侯婴将军从任何军中挑选精锐勇士进行训练,重建龙牙,人数不少于五千人马,装备和军饷由兵部优先提供!”

    “臣等领命——”夏侯婴、兵部尚书周勃、工部尚书陈婴起身领诏命。

    一切安排妥当,龙天羽打起精神,转向淳于婉儿问道:“王后,临行前,朕交待的黑火药研制和寻找黑煤炭的事可有进展了?”

    淳于婉儿展颜一笑,从素装袖子中取出一张丝帛道:“幸不辱命,这些矿石和原材料已全部找到,那黑火药也有了样品,汉王请看——”

    ——————————

    PS:龙竹在文中写了不少感想,这些感想是龙竹每写到一个重要情节,自然触发感慨出来,不是从哪抄出来来的,更不是为了凑字,而是写到一定程度,多了一些对事情的看法,以前龙竹想写绝对写不出来。

    就比如帝王之心和那股威严,不是大家想的那么简单,毕竟五千年中华历史,君王才有多少,千古一帝又有几人,为何我们做不了?什么是命运,什么是历史,什么是大势所趋,什么是空间时间?看的书越多,反而觉得自己懂得太少了。

    第四十九卷西汉崛起第五章卫三公子

    卫国,周王朝的同姓诸侯国之一,姬姓,卫氏。

    周公旦伐定三监之乱,以弟弟康叔封为卫国诸侯,分殷商之民,护卫周王室。据及等所载,周武王灭商后,赐同母弟封康邑,史称康叔封。后周公旦又将原来商都周围地区和殷民七族封给康叔封,让康叔迁徙至殷商故都,建立卫国,定都朝歌。

    卫国经过历史上康叔立国、武公修德、州吁弑君、诸子争位、文成之祸、皮冠射鸿、南子出公、降侯贬君,曾一度崛起,并非弱国,但是在春秋战国的争霸中,其它五霸主过于强盛,卫国一直都是二流的诸侯国,没有入列一等强国之中

    在昭公时期,三晋强盛,而卫国如小侯,成为赵国的附属,到了成侯时期,因为国势不如诸侯,于是贬号为侯,到了嗣君时期,卫国只剩下濮阳,而卫侯贬号为君,秦始皇灭六国,卫国因为弱小而得以保存,秦二世登基后贬卫君角为庶民。

    但世人罕有人知道,这个卫君角不过是卫国的名义君主,没有任何权限,而真正卫国王族后裔早在百年前隐居在汾河一带,休养生息,准备有朝一日复国兴卫。

    一支商队沿着汾河逆水而上无,在湍急的汾水上游河滩登岸。

    “兰jiejie,就要抵达管涔山脉了吗?那里是不是就能见到卫公子的水帘地宫了?”一个娇美清丽的青衣女子下了穿艘,转向身旁面带遮纱的绝美女子好奇问道。

    这被叫做‘兰jiejie’的女子,正是有[南兰]之称的四大名姬之一兰玉蝶,不过这只是她为遮掩身份而已,她的真正芳名叫墨兰,墨家内宗嫡传弟子,墨子的后裔子孙。

    墨兰仰望着远处的连绵山脉和浪花澎湃的汾水河,轻叹道:“不知卫公子的剑术有没有再次突破,他的天资横溢,对天下大势及古来兴衰都有独到的见解,胸有经天纬地之才略,韬光养晦已久,是该出山的时候了。”

    月姬又道:“兰jiejie,卫候拥有不少潜在实力,宁武城就是他的主城,附近郡县和渔村都是卫国后裔的百姓,加起来不下二十万户,精兵接近十万,加上咱们墨门内外宗弟子,为何不早嬴政统一六国的时候就出手,偏偏等到了现在呢,要不是有那个汉王作乱,天下太平,卫国人岂不是还有等上一百年?”

    墨兰幽幽道:“这就是时机问题,虽然墨家先祖墨子曾与卫国第三十七代国君卫慎公有约定,助卫后裔王孙复兴卫国,但卫国自己不争气,内讧逐渐衰微,乃是天命,没有明君贤主出现,即使墨家倾注全力也无法改变败局,直到墨家先祖预言的卫国贤主出现,墨家才能真正出手全力协助,这只不是交情,而是大势,因为卫公子很可能就是秦灭后大争之世,拥有大气运的人,统一中原,北抗戎狄胡人,或许由他来完成大业。”

    韩月如似懂非懂道:“还要统一啊,统一之后会不会又是另一个暴秦!”

    墨兰摇头道:“如今世人只知道暴秦,却不知秦国的贡献是何等的伟大,中原的历史以及后世的发展都会因秦国的丰功伟绩而改变,如果任由诸侯混战下去,中原永无宁日,百姓便不能专心从事农商以及学术研究,社会便倒退了,而且给西北戎狄、匈奴、东胡壮大的机会,到时整个中原都要遭到灭顶之灾,是赳赳老秦,共赴国难,励精图治,实行变法,使西秦屹立起来,最终经过几代君王的努力,厚积薄发,终于在秦王嬴政的雄才伟略之下,灭掉了六国,实现民族统一,阻抗了外族蛮人,使中原的文明得以延续。”

    “秦国致力于破解人身依附、取缔封地旧制、决通川防、修筑道路、消除边患、建立郡县、统一文字、统一交通、统一田畴等等天下生计作为。再加上秦国君臣上下同心,政风清廉,遵奉法度,乃泱泱大国所在!就连当时墨家几代锯子都严禁墨子干涉秦国军政,因为秦王的雄才伟略恰恰实现了墨家一直追求的“兼爱”国度,只要天下统一了,战争就消除了,各国的百姓都是平等的,再没有纷争和战乱,只可惜,秦国的发展已经超出了嬴政最后的预想,瞬间的倒塌,有其偶然性,也有其必然性,但秦国的功绩或许在几千年后,仍会被后世人记载传颂!”

    韩月姬以及其它墨徒想不到大小姐对秦国如此推崇敬佩。

    春秋战国时代,世风刚健质朴,不尚空谈,求真务实,对国家大政的评判既直截了当,又坦荡非常,当时普遍现象是:国有昏君暴政,则人才立即出走,民众立即反抗,或纷纷逃亡。这种刚健坦荡精神,既包括了对昏聩政治的毫不容让,也包括了对不同政见者的广阔包容,因之酿成了春秋战国时代,百家争鸣,以及一系列政治奇观。

    秦始皇乃中华历史千古一帝,其功绩不可磨灭,尽管后期繁重的徭役、繁重的赋税、奢侈靡烂的私欲,以及求长生不老药的空想,但他仍是千古一帝,古来多少圣明君王在晚期都会犯下错误,大多最后清醒过来及时改正,或者择贤君而立,故其弊端被后世继承者校正,而秦始皇既来不及自我校正,又来不及清醒善后,骤然撒手而去,留下巨大的隐患,导致巨大的颠覆性恶变。

    如果扶苏登基称帝,大秦或许不会灭亡!

    如果子婴能及时铲除赵高和胡亥,登基为帝,大秦或许也不会灭亡!

    一切太多的偶然聚集在一起,导致国力强盛的大秦倒塌了,只留下[暴秦]的蔑视称谓,它的功绩却鲜被当世人提及。

    墨兰一番感慨过后,随着车队向汾河上游的管涔山脉行去。

    汾河四周九山汇聚,林海茫茫,溪流淙淙,亭台楼榭,风光旖旎,自古以来,就被列入名山大川之列。载:“管涔之山,汾水出焉。西流注入黄河。”

    汾河是晋地最大的河流也是黄河的第二大支流。汾者,大也,汾河因此而得名。

    沿途不少渔村和乡里见到行人,都好奇望来,充满戒备的样子,墨兰让几个墨徒到前面通报,她知道,这些渔村里潜伏着不少卫国的精锐士卒,平时打渔为生,实则卫国卸甲战士。

    不一会,有一队骑兵随着几位墨徒赶回来,迎接墨宗人的到来。

    众人进入了山脉之中,顺着溪水沿岸奔行数里,里面岔道奇多,却不见任何出谷之口,若是无人领路,还真不知从何处出去,骑兵带路绕走山道,又行出数里,来到一处峡谷口。

    此处两边山峰壁立,仰望碧天,惟余一线之遥,溪水深过丈许,湍急汇流淌入谷中,山青水秀,深谷极尽清幽郁色,这时墨家的人便听到里面哗啦啦的瀑布声,以及千军万马的训练声,深山幽谷居然别有洞天。

    穿过峡谷屏蔽,前面豁然开朗,宽阔的校场,方圆数百丈,校场上站满不少方阵,在训练着刀枪剑戟,搏击之法、射术等,足有一两万多人。服侍统一,一看就是训练有素的精兵。

    校场四周山脉围拢,悬崖峭壁,瀑布飞泻,草木青翠欲滴,繁花似锦,与适才峭壁嶙峋自是天壤之别,在悬崖之上,有各种名哨暗岗,防御森严,方圆的百姓全部是卫国后裔子民,不是的都神秘消失了。

    此时正值晌午,阳光映射谷中,映得草嫩花艳,清香扑来,怡然神奕。

    “卫国精兵在此训练也算世外宝地了。”韩月如惊叹道,她还是次来到管涔山谷内。

    墨兰轻轻一叹,想到那水帘地宫的寒玉床,还有高峰上的天池水,芳心激起淡淡的涟漪,卫公子的音容笑貌,渐渐在她的脑海清晰起来,当世豪杰,又有谁能及他?

    就在这时,从山峰上传来飘渺的歌声:“兰有秀兮菊有芳,怀佳人兮不能忘,泛楼船兮济汾河,横中流兮扬素波……”

    众人听到男子歌声一知半解,而墨兰面纱里的脸颊却浮上淡淡的红晕。

    顷刻,一男一女走下山麓,来到墨家跟前,二人提剑朝着墨兰拱手道:“恭迎墨家锯子,卫公子正在天池之上,公子交待,请兰小姐过去一叙,其它墨家门徒请随我二人到地宫内歇息。”传话的一男一女,正是卫公子手下四大剑客中的残剑、飞雪,另外齐名的两人则是长空、无名,个个都是高手中的高手。

    墨兰点了点头,转向月姬等人说道:“你们且去,我上天池去与卫公子交谈起兵之事。”

    诸人毕恭毕敬,韩月如却一脸古怪的神色,心想不是谈事情那么简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