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网 - 言情小说 - 红楼之贵妃是个小花精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527

分卷阅读527

    了黛玉已经聘请薛宝琴、迎春、惜春、贾蕙、贾萱、张家少奶奶,余下三十名女官将在报名者中间产生。

女官报名来年龄是十三岁以上。

六十名考生挑选三十名,录取面很大。

这也是没办法,一百二十名考生,其中有一半是六岁至十一岁的蒙童,岁数太小了,再能干也不宜做官。

黛玉之前觉得有些意兴阑珊,二选其一,有矮子里面挑将军之嫌疑。

考卷收上来之后,黛玉改变了想法,六十分考卷似乎个个有可取之处。

黛玉道:“这倒是很难抉择了,难得他们有勇气参加考试,若是落选,怕是要受打击。”

元春看这一份来自江南富家女的试卷,她回答报考女官的目的写道:掌握自己的婚姻自主权,做一个自食其力的人。

她报考女官,就是不想让嫡母拿她的婚事,meimei的婚事,给嫡出兄妹们铺路。

她不想给人做妾,像她母亲一样被嫡母打压,被人看不起。

却是她嫡母想把她送给高官做妾,替家里的生意保驾护航。

她为了能够取中,甚至下面问卷,是否能够服役三年的答案写道:她愿意学习宫正司范宫正,终身伺候太后娘娘。

元春从这试卷上面看到了蓬勃的朝气,也看到了这位姑娘恨不得生而为男的郁闷。

元春点着试卷:“保证服务三年者有多少,把这个作为初选的标准。”

三年一任,这是最基本的要求。

如今大月朝因为皇室与贵族的影响,许多百姓基本默认了女子十八岁,男子二十岁成婚的风俗。

这也是元春为后十几年的不懈努力,也有嘉和帝与德妃的功劳,他们前后脚走了,皇室后裔守了五年孝。

无意之间,把皇室的婚龄拔高了五年。

如今皇室中女子二十岁成婚都不觉得丑了。

从前二十岁的姑娘不出嫁会被人笑话。

而且,元春也提议将大月朝十六岁不成婚,惩罚父母的律法提高到十八岁。

只是眼下这项律法尚未通过。

所以,有元春这个太后支撑,十三遂至十五岁的姑娘,对于为官三年根本不排斥。

这般初选之后,还剩下四十名。

元春逐一看了这四十人的书法,再看他们报考的目的与理想,将提到过服役结束后,请求太后替她们立女户者留下来了。

这样的试卷有四份,看了籍贯,全部来自江南地面的富商庶出千金。

这说明一个问题,江南女子比真正来自农家的女子胆子大,有主见。

或许她们受到的不公平待遇,对于家族的归宿感比较弱。

这种对于家族来说,会被骂不孝白眼狼。

元春却喜欢这种有主见的姑娘。

生而为人,众生平等。

凭什么一个家族的姐妹,庶出就要提嫡出做出牺牲,不愿意被当成牛马买卖就被责骂白眼狼?

论说四十人全部留下也可以,多十人,一年不过多了六百两俸禄。

然,没有规矩不成为方圆,懿旨也是金口玉言,不能朝令夕改。

必须刷下十人。

第二次用书法为尺子。

说实话,除了京都庶出闺秀,江南富商千金与宁家千金书法,不能称其为书法。

书法好的大家闺秀,人家不愿意族出头的椽子。

虽然百官同意了女子科举,但是,朝中暗潮一直没有平息过。

大家的心里都是在猜测,只看陛下跟太后的模子情深能够维持多少年,一旦太后与陛下分崩离析,妇女联合部只怕就要寿终正寝。

黛玉再次用书法衡量,真正是矮子里面挑将军。

然后二取之一的时候遇见了一个特例。

字迹稍微好点姑娘,没有独立的意识,字迹差点,甚至写了错字的一个却明确表达了对于身为女生的怨恨,也表达了对于独立自主,成为一个独立个体的神往。

没有自主意识这位来自农家叫窦巧娘,看得出来她得到兄长关爱,她有个读书的兄长,说服了父母,同意她前来投考。

这位农家姑娘写的理想就是学了本事,长了见识,回乡后兴办铺子,供给自己的兄弟读书中举,光耀门楣。

她不觉得自己出息了,做了女官是光耀门楣。

下意识觉得女子比男子卑贱。

对于身为女子受到不公平待遇产生怨怼,极其希望能够强大,能够独立自主这位姑娘是私塾秀才之女,她母亲刺绣供给父亲中了秀才,反头来,祖父母与父亲不感激,用她母亲刺绣的银子纳妾生子也罢了,还抬举小妾,打压她母亲。

因为她母亲长期刺绣坏了眼睛,不能再刺绣了。

这回更是要让她嫁给一个打死老婆的恶棍,换取二十两银子的聘礼。

她母亲因此拼了性命不要要告官,最后,自动下堂,给小妾腾位置,换取了这位余姑娘上京投靠太学。

她是到了京都,知道了招收女官的消息,马上就投考了。

她倒是没有一辈子不成婚做女官的要求,她希望能够强大起来,保护她的母亲,让她母亲安居乐月,含饴弄孙。

她还希望能够暴露她父亲宠妾灭妻,忘恩负义。

因为她外公是父亲的恩师,他父亲的私塾原本是外公所有。

结果,外公仙逝不到三年,她父亲就反噬,休妻下堂。

她母亲还不准她宣扬她父亲之恶,说如此会毁掉她自己的名声与一辈子。

元春与黛玉同时为难了。

头一个姑娘没有当家做主的独立意识,然而她身心平和,家庭幸福。

只要有人引导,未必不能觉醒,为女子崛起做贡献。

且她能够要求读书,走出山村,也是莫大的勇气。

她的思想是千百年来的习俗形成,也不能责怪。

后一个姑娘思想激进,有主见,只是心怀怨怼不平,就怕这种怨怼会影响她的心性,不能对人对事做出正确的判断。

黛玉也道:“这位考生心怀仇恨?”

元春却道:“但是,你看见没,她没有说终身为女官,她说要保护母亲,让母亲含饴弄孙,安享晚年,这说明她心中有爱,渴望幸福。”

黛玉笑道:“她母亲不许她宣扬父亲侄忘恩负义,她却把父亲之恶送到太后娘娘面前,她父亲前途堪忧啊。”

元春颔首:“这位秀才的确不宜为官,不能善待恩师之女,不能善待有恩的原配,能奢望他善待百姓?一个小妾都能左右他的思想,绝不会成为一个为民做主的清官。这份试卷的内容不要外传,这个朝代必定仁孝治国,传出去,对她作为女官也有妨碍。”

至于那位父亲,元春懒得管了,这样的心胸眼界,不可能走得很远。

黛玉挑眉:“取这位余秀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