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网 - 高辣小说 - 重生之红星传奇在线阅读 - 第八十一章 古蔺(二)

第八十一章 古蔺(二)

    土城只所以叫土城,是因为元末明初的时候,当地老百姓在修建房屋时,发现了大量的土城墙,从此便把这里叫土城。

实际上,土城西汉时叫平麦县,北宋时叫滋州,管辖仁怀和赤水两县。无论是叫平麦还是叫滋州,都没有后来土里吧唧的“土城”这个名字响亮。

历史上,红军长征在这里打了一场惨烈的“土城战役”,中央红军与川军在土城以东三公里的青杠坡两平方公里的地面上展开了厮杀,共和国三任国家主席、四任国防部长、七个元帅、众多的大将、上将、中将、少将都参与了这场拼杀。

青杠坡战斗的设想是集中红三军团、五军团主力在青杠坡设伏,消灭川军模范师郭勋褀旅和归他指挥的潘佐旅四个团。战斗进行中川军廖泽(廖海涛)旅赶到加入战场,红军的大网被鱼撑破。危机关头,陈赓、宋任穷率干部团拼死冲锋,打退川军,稳住了阵地,红二师也从元厚回援,红军得以从容撤退,渡过赤水,开始了精彩绝伦的四渡赤水。

土城战役的青杠坡战斗是惨烈的,双方的损失都在2000人左右。对川军来说,2000人也好,3000人也吧,只是个伤亡数字,可以迅速补充。对红军来说,那却是不可弥补的2000多红军精锐,遵义会议后缩编为四个团的红三军团和缩编为三个团的红五军团雪上加霜,主力严重受损。再经过后来二渡赤水消灭吴奇伟两个师和黔军8个团的恶战,三军团基本就被打残了。等到长征结束八路军改编时,英勇善战的红三军团十不存一,仅仅整编了一个团。

土城战役是**遵义复出的第一仗,也是**军事生涯中屈指可数的没有取胜的战斗。过去军史上对土城战役一般不提,比较忌讳。但土城战役使两个人名扬天下,一是川军名将郭勋褀,战斗中曾经绝望得想自杀,战后荣升川军模范师师长。二是共和国开国大将陈赓。说起陈赓大将,这里不得不啰嗦两句。陈赓一生充满传奇,黄埔毕业,东征救过蒋介石,长征救过周恩来,苏区时蒋介石抓住到上海治伤的陈赓都舍不得杀他。陈赓建国后参加抗美援越,是新中国第一个出国作战的将军。任哈军工院长时,召见钱学森,第一个上书**要求发展导弹核武器。

事实上,**是在土城战役中才发现陈赓的军事才华的。早在**撰写时,就曾经在陈赓家里住过,从陈赓父母口中知道陈赓也是**。长征前**一直不认识陈赓,长征途中经周恩来介绍才认识了时任军委机要科长的陈赓。遵义会议后**复出,陈赓调任干部团长。青杠坡战斗最危急时刻,陈赓率干部团增援,打退敌军,观战的**说:“陈赓行,可以当军长。”从此,陈赓在我军中由红军干部团长到八路军旅长再到解放战争的纵队司令、兵团司令、大将,一路畅通无阻。

现在历史发生了改变,红军主力比历史上提前一个月向川南隐蔽行动了。惨烈的土城战役是不可能发生了,但担任惑敌任务的红九军团现在处境却很危险了。

警报首先来自赤水河对岸。

土城不应该叫土城,而应该叫酒城。

30日夜里,红九军团轻松袭占土城后,战士们就发现这里不但是川盐入黔的重要码头,而且酒特别多。红军战士们兴高采烈,象过年一样,好好喝了一顿酒,然后就宿营休息了。

罗炳辉、何长工、郭天民是上午10点多才醒来的。睡醒后,机要参谋就送来了军委的电报。

看完电报,三个人才明白,原来军委命令九军团一路扰敌,目的是吸引川军出黔北,掩护主力进军川南。

罗炳辉正要命令部队准备向赤水出发,进一步吸引川军,就接到报告,赤水河对岸出现川军,约一个旅的兵力。

罗炳辉、何长工、郭天民赶到镇子口一看,河对岸真的是川军感到了,看样子隐隐约约有五、六千人,工兵正在扎筏子,看样子是想渡河夺取码头上的渡船,抢占土城。

罗炳辉心想,这不是好兆头,我军昨天夜里刚占领土城,敌人今天上午就赶到了,而且看样子应该是从川南赶来的,摆出的架势不是沿河阻击,而是积极进攻。既然川南的敌人都赶到了,那赤水方向的敌人恐怕也快到了。搞不好川军还有可能出綦江,穿过桐梓向土城方向赶来。如果真的是那样,就说明川军是想集中兵力在土城打歼灭战了。

好像要印证罗炳辉的判断,9师担任向赤水方向警戒的部队报告,赤水方向发现川军大部队,规模很大,前锋据土城不到6里。

不能犹豫,必须马上撤退,不然会被敌人包饺子的。

罗炳辉命令参谋长郭天民率9师28团立即占领土城西面制高点,阻击赤水方向追敌;命令八师25团立即出发,向东占领阵地,掩护主力撤退;命令全军团3门75迫击炮、12门60迫击炮建立阵地,轰击赤水河对岸敌人,迫其后撤;命令工兵连破坏渡船,尽量迟滞敌人渡河追击速度;主力沿大路向习水县城方向撤退。

命令下达后,郭天民率领28团在土城西边山坡上建立阻击阵地,炮兵们开始向对岸开炮。

这是九军团炮兵第一次实弹射击,说实话,打的不怎么样,和军委炮兵营、警卫师炮兵团的射击水平是没法比的,根本就打不出排炮射击的威力,气的罗炳辉跳脚直骂简直是浪费炮弹。不过,炮击效果却不错,正在准备渡河的川军本身就乱哄哄的,被炮弹一炸就更乱了,简直是放羊一样,在对岸到处乱跑,正好让还不怎么上路的九军团炮兵瞎猫逮住死老鼠,打飞的炮弹也能炸死炸伤一部分倒霉蛋。

看看对岸的川军已经乱了,得一会儿才能整理好队伍,罗炳辉下令停止炮击,炮兵立即撤退,自己拔腿就去了28团的阻击阵地。

听到土城传来的炮声,川军旅长潘佐就知道友军和红匪接火了,一面向郭勋褀报告,一面督促部队快速前进,夹击红匪。

潘佐旅先头营在接近土城的时候,放满了脚步,开始展开战斗队形,搜索前进。

考察民国时期的杂牌部队,有时候你就会发现,那些杂牌军主要是武器装备差、待遇差、纪律差,战斗经验却很丰富、战斗技巧也不低。许多老兵都是在血里、火里滚出来的,虽然手里的家伙不趁手,但警惕性都很高。川军先头营的营长就是这样的人。

就在郭天民焦急地看着敌先头营、差点喊出快点啊的时候,川军先头营营长也发觉了不对,总感觉前面有危险。他果断命令部队停止沿公路前进,派出一个连公路东侧山头搜索前进,一个连随后支援,一个连在公路上原地待命。

这一下就让郭天民想一举全歼这个先头营的计划落空了。

看看敌人搜索的一个连上来了,只能吃掉一股是一股了,郭天民就下令开火。一个团打一个连,自然是没有悬念,要是这个连还能逃出生天,那绝对是瞎编乱造了。

但是这一打,川军的警惕性被打出来了。跟上来的潘佐旅主力开始占领山头,建立工事,组织与红军对射。

罗炳辉上来的时候,两军已经开始相持了。与郭天民简单会商后,罗炳辉下令迅速脱离敌人,向东撤退。

郭勋褀旅增援上来后,命令炮兵建立阵地,炮击红军阵地。炮击了一会儿,不见动静,就知道坏了,红军跑了。郭勋褀就命令部队快速占领土城。

占领了土城,接应河对岸一个旅的川军过了河,郭勋褀就向潘文华报告已收复土城,红匪向习水方向逃窜。

要是潘文华命令部队在土城固守待命,土城战斗也就结束了,川军也不会有后来的损失了。但是,战争不存在假设,潘文华接电后,命令郭勋褀指挥三个旅向习水追击,相机占领习水。命令正从桐梓方向赶来的四个旅加快速度,夹击红匪主力。命令教导师、模范师、一师、5师其余部队快速前进,增援郭勋褀。

郭勋褀在土城稍事休整后,率领三个旅向习水县城追击前进。行军序列是潘佐旅在前,郭旅在中间,5师从川南过来的那个旅在后。

潘佐旅出发约半个小时,就传来了激烈的枪炮声,郭勋褀一听就知道坏了,潘旅遇伏了,忙命令两个旅跑步前进,增援潘旅。

原来,何长工率主力撤退后,走了约六里地,到了青杠坡村,一看这里是典型的葫芦阵型,心里就有了想法。

要说这何长工可是老资格了。当年**率领秋收起义部队初上井冈山时,何长工就是毛委员最信任的一员大将。收编王佐、袁文才部,何长工建功甚伟。应该说,何长工见证了中央红军和中央苏区的发展历程,在红军里是有一定发言权的。所以,遵义会议后,考虑到九军团湘江战役损失惨重,罗炳辉又是一名起义将领,**点名擅长思想工作、立场坚定、经验丰富的何长工和蔡树藩调换,出任九军团政委。

何长工知道,如果不打一下,让川军知道红军的厉害,恐怕敌人就会穷追不舍,想走都走不脱。见这里地形不错,又是敌追兵的必经之路,何长工就决心在这里打川军一个伏击。虽然军团长和参谋长在后面阻击敌人没有上来,何长工还是果断命令部队停止前进,迅速抢占有利地形。

等罗炳辉和郭天民率领阻击和掩护的两个团赶到时,主力已经展开了。罗炳辉一看,两边都是山谷,是理想的打伏击地形。也罢,长征以来都是被敌人追着屁股打,把自己三个师的九军团打成了三个团,幸亏转兵贵州后不断扩红,又从警卫师支援的俘虏中得到了1000名湘军俘虏、2000名中央军俘虏和1000名轻伤员,经过思想教育,这些俘虏老兵全部成了红军战士,加上补充了警卫师提供的武器弹药,九军团的战斗力明显上升,这几天占正安、取桐梓、袭土城就是明证。想想九军团初建时新兵成群、武器不足时候的样子,罗炳辉就豪气顿生,就拿川军来鉴定一下我九军团遵义休整后的战斗力吧。

想起那天和刘一民一起喝酒时候,那小子说的平生最恨打消耗战,再想想**一贯提倡的战术思想,罗炳辉就决定这场伏击战仅仅是伏击战,因为川军大军将至,久战与我不利。只有将战斗规模限制在伏击范围内,一击即走,才能避免被川军缠住。于是,就命令28团向习水方向警戒,其余五个团全部占领伏击阵地,集中兵力和火力,打敌一个措手不及。同时命令部队不得追击敌人,伏击完就撤。

部队埋伏好后,川军潘佐旅两个团又一个独立营进入了伏击圈。罗炳辉一声令下红军居高临下,迫击炮、轻重机枪、步枪一起开火,将川军的两个团牢牢地钉在谷底,接受弹雨的洗礼。

此时的红九军团,和历史上的红九军团相比,不但兵力雄厚的多,武器也好的多,迫击炮、轻重机枪样样齐全,弹药充足,而且战士的战术素养也高了许多。特别是从警卫师补充的湘军和中央军俘虏,都是训练有素的老兵,思想转化后战斗力异常强悍,这一发威,那枪就打的越发的稳、准、狠,子弹追逐着川军士兵的身影,直把潘佐旅两个团打的瘫软在地、伤亡惨重。

历史上的青杠坡战斗之所以打得那样艰难,主要是三个原因:一是敌情判断失误,本来侦察到的是敌军四个团六千余人,结果是六个团一万余人,而红军兵力分散,最精锐的一军团不在战场。二是轻敌,红军以为川军和黔军差不多,都属于稀松平常的杂牌军,一击即溃,没有想到川军会拼死决战,一个山头一个山头的反复争夺。三是泄密,据解放后参与此战的郭勋褀部一个参谋回忆,当时他在路上捡到了红军宣传传单,上面印的口号就是消灭郭勋褀师。报告郭勋褀后,引起了郭的警觉,知道前面有红军不好的口袋等他去钻,就命令部队放缓行军速度,而且不走谷底走山梁,占领一个山头就巩固一个山头,致使红军的伏击战变成了双方的阵地争夺战。不过,**那是战略大家,一看事情不对,当机立断决定撤出战斗,西渡赤水河。事实上,幸亏红军撤的早,要是再迟延下去,或是坚持消灭郭勋褀部队,后面的川军主力就会压上来,红军的命运恐怕又要艰难许多。

现在的情况和历史不同,一是九军团没有彻底歼灭郭勋褀部的设想,也就不会恋战,拣了便宜就走。二是郭勋褀没有得到任何警示,不知道红军会在这里设伏,没有任何防范措施。所以,当郭勋褀率领两个旅增援上来的时候,枪炮声就停息了,山谷里到处都是川军的尸体和伤兵,潘佐提着手枪大声咒骂红匪孬种,就会干这样下三滥的伏击、打闷棍的事情,有本事别跑,和老子真枪真刀地厮杀一次。

郭勋褀没好气地说:“潘旅长,别骂了,红匪已经撤了,赶快收拢部队吧,我们还要追击红匪呢?”

潘佐一听就火了,马上就跳脚大骂:“龟儿子,睁开你的眼睛看看,老子的部队死伤过半,拿什么追击啊?格老子地,你他娘的是站着说话不腰疼,刚才那一下子搁到你的部队头上试试?都是他mama的瞎指挥,敌情不清楚就敢让部队追击,这不是让老子们去挨枪子儿么?”

郭勋褀没办法,都是旅长,谁能把谁怎么滴啊?再说,郭勋褀内心清楚,刘湘和潘文华早就怀疑他同情**,之所以让他率军出战,很大程度上是考验他。所以,也不和潘佐计较,命令自己旅和五师那个旅抢占山头,防止红匪为扩大战果再来一下,让潘佐收拢部队,随后跟进。

看郭勋褀带着部队去占领山头了,潘佐一下子就跌坐在地。这他娘的打的是什么仗么?红匪躲在山顶顶,自己在谷底,只有挨打的份,连还手的机会都没有!

等部队收拢了,潘佐一看就嚎啕大哭,两个团长一死一伤,七个营长死球了仨,士兵伤亡更加惨重,能拿枪战斗的连三分之一都不到了。就这还幸亏是姓郭的那龟儿子增援及时,红匪未能完全吃掉自己,不然的话恐怕今天就是老子的祭日了。

哭够了,也骂累了,潘佐直接给潘文华发报,报告遇伏情况,要求部队撤到后方休整。

潘文华接报后大吃一惊,潘佐旅的战斗力他是清楚的,和中央军相比怎么样不知道,没打过,但是在川军里面那是绝对的主力旅,没想到上来就吃了这么大的亏。

潘文华也干脆,命令潘旅撤到赤水休整,等战役告一段落,再撤回川中整补。

想了想红匪如此狡猾,还得小心行事,潘文华就命令郭勋褀务必谨慎,放缓追击速度,加大搜索力度,实在不行就等待后续部队上来后再行追击,万不可再中红匪jian计。

给郭勋褀发完电报,潘文华还不放心,一连又发了几个电报,督促各部队迅速前进,与郭勋褀部合攻习水。

占了便宜的红九军团并没有走远。

部队撤下来后沿大路向习水县城快速前进了约二十里,快到管井湾的时候,敌人的侦察机就飞来了,罗炳辉不得不下令分散隐蔽。

这时,郭天民提出了一个大胆的计划:“重占土城”。

郭天民的理由是:既然赤水的川军赶来了,河对岸川南的川军也赶来了,那綦江方向的川军、黔军必定也会向习水赶来。现在是大白天,天上是敌人的飞机,前面有不知道多大规模的敌军,后面是追兵,部队这样走很危险,很容易被敌人发现而包围合击。不如找个地方隐蔽休整,天黑后再跳出包围圈。这个地方就是土城,敌人刚刚占领,然后就向东追击我军去了,估计土城目前要么没有守军,要么只有少量守军。我军重占土城后,若敌人主力没有发现,我们就在土城休整;若敌军主力发现,我们可以再搞他一个伏击,让敌人完全摸不着我们的虚实,然后渡过赤水河,到川南去。

罗炳辉一听,郭天民对敌情的判断和自己一致,就是去屠城的想法有点匪夷所思,得好好想想。

何长工说:“俗话说灯下黑,就是这个道理。我同意重占土城。我们先隐蔽起来,放追赶我们的川军向习水前进,然后再回土城。只要等到天黑,那就是我们红军的天下了,什么也不怕了。”

罗炳辉想想有道理,就决定依计而行。

于是,红九军团离开公路,掉头向南,隐入莽莽群山之中。

郭勋褀率领两个旅,翻山越岭,小心翼翼地搜索前进。走了两个小时都没有见到红匪一个人影,部队也疲劳不堪。郭勋褀想,要是以这个速度前进,追到猴年也追补上红匪。和教导师的部队一联系,廖旅、穆旅、蒋旅、独立旅协同黔军第三师和万团分两路向习水而来,距离县城只有几十里路程了。郭勋褀就想,自己必须加快速度,和教导师的几个旅合击习水县城。于是,就下令停止沿山头搜索,沿大路向习水县城前进。

负责监视敌军行动的侦查员们看到川军大部队沿大路直奔习水县城而去,就赶忙向首长们报告,罗炳辉当即下令部队返回土城。

此时留守土城的只有一个营的川军,军官和士兵都在“六啊六、五魁首”地嬉闹着喝酒,哪里能想到红军去而复返,乖乖的作了俘虏。

红九军团安排好警戒,就悄悄地在土城休整。

下午4点郭勋褀率军赶到了习水县城,发现习水竟然一切正常,红匪根本就没有来过县城,郭勋褀大吃一惊,占领土城伏击潘旅的红匪主力哪里去了呢?

等到教导师的几个旅赶到,天已经快黑了,几个旅长都摸不着头脑,弄不清楚红匪会向哪里逃逸。

黔军第三师师长蒋在珍大着胆子推测,红匪会不会返回遵义。

郭勋褀、廖海涛等人判断不清,只好向潘文华报告:“我军已占领习水。唯习水一切正常,红匪未进习水县城。现红匪主力位于何处不得而知。明日将派部队向遵义方向侦查前进。”

潘文华接到报告,也是一脸迷惘。这红匪简直是不可思议,刚刚在土城伏击了潘旅,明明是沿大路去了习水,怎么部队追着追着就追丢了?那可是几万人啊,怎么能说不见踪影就不见踪影了呢?难道红匪又故技重施,埋伏在某个地方,准备再来一次伏击?

潘文华百思不得其解,只好请示刘湘。

刘湘一见潘旅损失惨重,就心疼的不得了,再以细想,这绝对不是红匪主力。如果是红匪主力的话,不可能放过增援的两个旅的。这一定是红匪派出侦察入川道路的先头部队,一击就走。红匪主力绝对还在遵义。

刘湘的判断报到南京后,得到了蒋介石的认可。蒋介石一方面命令刘湘向黔北增兵,一面严令中央军加快向遵义前进速度。

刘湘见自己的判断和委员长的判断一致,就严令潘文华督促后续部队迅速赶上,配合郭勋褀等部,向桐梓、绥阳推进,从北部威迫遵义,待中央军各部到达后,会攻遵义,一举围歼红匪主力。

此时,红军三、五军团和中央纵队经过一天行军,已经赶到了仁怀,与一军团直属部队和二师、三师汇合,准备在夜里秘密渡过赤水,赶往古蔺、叙永休整。遵义早已经是一座空城了。

大军云集仁怀小城,一下子就把小城变得热闹起来。好在一军团占领仁怀有几天时间了,军需供应早已安排妥当,基本保证了大军吃饭需要。

吃过晚饭,**就询问有没有中央警卫师的电报。

刘伯承报告说,警卫师下午五点半进占叙永,现正在叙永休息。一军团一师留红三团守古蔺,迎接主力,师首长率红一团、红二团刚才已经向叙永出发,估计天明接管叙永。警卫师留小部队守叙永,主力夜里向宜宾进发。

**又问九军团到了什么位置?

刘伯承报告说:“据九军团报告,今天上午,川军向土城攻击,九军团炮击从川南赶去的川敌一个旅,然后在土城以西阻击敌人先头部队。完成阻击后,撤退到土城东面三公里处的青杠坡伏击敌军,重创川军一个旅。尔后转入隐蔽,放川军主力向习水县城前进,九军团回师重占土城,现在土城休整。”

**笑着说:“我们红军越来越会打了,上午短短时间内,就打了三次,而且战果不错。”

想了一会儿,**转头问周恩来和朱德:“恩来、老总,你们怎么看川军的行动。”

周恩来说:“刚刚破译了刘湘和潘文华的电报,刘湘判断是我军准备入川探路的先头部队伏击了他们,严令后续部队加快行动,配合已占领习水县城的六个旅,向桐梓、绥阳前进,威逼遵义,准备与中央军配合,会攻遵义。”

**说:“看来,川敌对我军行动一无所知,对遵义已经空虚也一无所知。这样的话,九军团没有必要再留在黔北了,命令他们今天晚上秘密渡过赤水河,直接插向叙永。不过,要把俘虏全部带走,不要在土城渡河,要选一个偏僻的地方渡河,让敌人摸不清我军踪迹。”

朱老总说:“我同意。让敌人越晚知道我军动向越好,不但九军团要秘密行动,主力也要秘密行动。应该命令一军团率二师、三师立即出发,尽快和一师汇合。其余部队也马上行动,按预定方案渡过赤水河,一定要赶在明天早上进入古蔺县城,休整后,明天夜里急行军赶往叙永。应该命令警卫师快速前进,不要再留部队等候主力,耽误时间。占领宜宾后,警卫师单独行动,不再考虑和主力配合问题。主力不能拖警卫师的后腿。”

**点点头:“警卫师已经为主力打开了进军川南的通道,配合主力的使命已经完成。下来该是他们单独发挥的时候了。一味配合主力,反而容易暴露意图,起不到奇兵的作用。恩来、伯承,我看电报就按刚才议的发吧。”

周恩来说:“同意。我们已经有了好的开端,胜利在望。伙计们,准备出发吧。”

收到总部电报,罗炳辉、何长工、郭天民知道九军团在黔北的任务已经完成,下来就是要秘密西进,赶往叙永与主力汇合。

郭天民有点遗憾,他原计划等晚上或明天川军后续部队经过时候再搞一个伏击才走的,这下搞不成了,看总部电报的意思生怕在土城打伏击会引起川军对我军动向的猜疑,算了,便宜他们一回吧!

罗炳辉命令部队结束休整,25团随同工兵连带上船只,立即向上游前进,搭建浮桥。部队分三个批次,悄悄离开土城,准备渡河。

接受任务的25团和工兵连立即行动,经过一个多小时的行军,在距离土城10里远的地方,找到一个渡河点,还有三条渡船。

好在山坡上到处是树林和竹子,26团负责砍伐和抬椽子、竹子,工兵连学习五军团在乌江上搭浮桥的办法,拉起两根绳子,将渡船固定,很快浮桥就建起来了。红九军团两个师六个团九千余人,押着俘虏,踏过浮桥,在茫茫夜色中,沿着山路,向叙永方向赶去。

第八十一章古蔺(二)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