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网 - 言情小说 - 穿越之民国明珠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535

分卷阅读535

    希望能到明湖春来和高校长作伴,或者拿到高校长的推荐,分着刚才的侍卫去东北王官邸。

高校长摆手苦笑:

“诸位冷静,冷静,现在沈阳开战,打仗用的可都是现代化的武器,嗷呜的一声,枪炮能飞几里地远,住在这里可以,但是高某可是不敢下完全的保证,打的热闹起来,明湖春就像是一枚薄皮鸡蛋。”

尽管他是这样说的,名流士绅们依旧坚持要搬过来。有的直接出门去接家眷,有的干脆是去摇电话,通知亲友过来。

那怕明湖春就是一枚鸡蛋,那也是有外壳的啊,几十个拿枪的侍卫,至少不必担心趁着战乱烧杀抢劫的匪人。再有一个,高校长现在可是世界名流。就算日本兵打过来了,多少也应该会给山东先生一个面子吧?

在这样的慌乱时刻,寻求庇护,趋吉避凶是所有人的共同选择,过了小半天的时间,又有几批自认为和高校长有交情的人,找到明湖春要求避难。

高校长也不拒绝:

“你们真要来住,先去和明湖春的店家缴费登记吧,毕竟家有家法,店有店规。我也只是房客。”

在这样的危机关头,大部分人是愿意遵守店规的,除去明湖春,得到战乱消息的人,还有很大一部分选择了前往教堂、学校、十字会慈善医院避难。

他们的理由很简单,这些都是慈善的,有后台的机构。日本兵打过来,总是要有几分忌讳,不敢在这些地方实施暴行的吧!

当然这种想法,是建立在一种假设之上,假设日本兵是有道德底线的。在历史上已经发生过的千百场战乱里,有一半的军队会放过平民,惩罚jian恶,维持秩序,甚至优待战俘。他们宣传自己是仁义之师,是为了百姓而战的,为他们日后的统治树立口碑。

逃避到集体场合里的民众,默默的祈祷日本兵会是这样的军队。

还有很大的一部分人决定逃离沈阳,他们携带老幼,肩扛手提,套马拉车,装载了家当,逃亡去乡下或者是别的城镇。

老百姓都是潮水一般的往着城外逃亡。东北保安军却潮水一般的撤回沈阳来。东北王原本下达过一条命令,尽量避免冲突。他真是不太想跟日本人打的。

他手下的士兵也很好的执行了这条命令,被日本人攻陷的北大营一个团,一个人员伤亡也没有,统统撤退了出来。

516战争的阴云之下(三)

日军挑衅,攻占东北保安军大营的消息传播的极快,只过了半天的功夫,战乱的阴云就已经笼罩了沈阳的上空。

民以食为天,大部分市民百姓的第一反应,就是检查自己家里的存粮,然后挥舞着粮袋冲上街去,找粮店买粮。

在发达的工业城镇里,市民家里基本上是不留存粮的,新鲜的米面保存的稍微不得当就会变的污霉,满大街都是粮店,随时可以买到新鲜的。

此时,街道店铺的经营者也已经得到消息,大部分也都放下了门板关门,粮店是关不住的,干脆临时聘请了大量的伙计维持秩序。

在距离明湖春不远处的一条街道,粮店门口的队伍排的很长,长到街角处转了一个弯儿又排回来,然后又转一个弯排回去,整个队伍就像一个十分紧凑的“W”形状。

粮店门口一阵的囔囔,前面的人头太多,后面的部分即使是踮起脚尖也看不清楚,只好依次的互相传话出来。

“苞米现在是没有粉了,只有大颗粒儿的。”

“这可怎么办,苞米不打粉可没办法吃。”

“你可以买别的粉啊,面粉。”

“那怎么行,面粉要贵了一倍,现在打仗了,正该节约的时候。”

“不要紧的,还有高粱粉,价钱和苞米一样,就算是不磨粉,也能蒸干饭吃。”

队伍稍稍安静了些,粮店的伙计手脚利落,快速的打发着顾客,可是四面八方的不断有人加入进来,门前排队的人数一直不见减少。

过了一会儿,前面又是一阵囔囔,后面的立刻踮着脚打听:

“又怎么了?又怎么了?”

“高粱也涨价了,一块钱二十五斤!”

“天呀,他们怎么不去抢?这简直和白米一样的价钱了。”

“当然和白米不一样,白米已经是一块钱十五斤了。”

“这可真是米珠薪桂一样了!”

说这句话的是个有学问的长衫先生。大约是比一般人富裕,但是又没有达到可以使唤听差和仆从出来买粮的地步。

“知足吧,这可是打仗,以前在山东河南,草根子都挖没了的日子还有那!”

这次说话的是个面色沧桑的老人,经历过曾经的饥荒苦难,面对忽如其来的灾害,就能多一份宽大豁亮。

“在关外这里享了几年的福,越来越娇贵了。”

这次说话的是最市井的小民,排队已经排的心慌气短,焦躁不安了。

队伍后面的抱怨之声还没有终止,前面又传来更激烈的吵闹声。原来是那有远见的粮店老板数了排队人的数量,又盘算了店铺里的库存,觉得粮食是不够的。

就跟掌柜商量说:

“历朝历代,要遇见灾祸,粮食总是要涨价的,咱们也不是那黑心的jian商,平常的买卖总是亏空,如今这样的机会,总要稍微赚几个钱。今天便宜的价格也卖掉一半了,要涨价只怕他们会闹起来事端来,不如今天先关门,让他们明天早些过来,正好可以改牌子价格。”

掌柜的抹汗说:

“大老板,这会子要停下来,这些伙计恐怕是顶不住,不如咱们就缓和些来,限定每个五斤,卖够一百人就关门,这样也算有个缓冲。”

老板觉得有道理,马上吩咐了伙计,找来几张白纸,改成了条子发先去,就按现在的队伍,每人都发了,再来新人就恕不接待了。

拿到条子的客人,每人也要限购杂粮五斤。买精白米或者是大黄豆的也限定十斤。

这已经是非常缓和的做法了,可却依旧引起了人群的愤怒,这个时代小家小口的少,普通的一家子祖孙几代子孙满堂,怎么也要十个往上了数,五斤做稀粥也只够三两天吃的。

有那性格彪悍爱惹事的客人就开始推搡起伙计来,后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