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网 - 言情小说 - 炮灰奋斗史[清]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153

分卷阅读153

    亳州属于一个药都,平日里的报纸也都是报道药材新闻,比如说某某药商运来一大批什么药材,都会登上报纸,有需要的就会寻过去。

整个亳州可以说是非常宁静,突然间有人跑过来买下来一大片地,盖了一座五层楼的高楼,然后在报纸上打广告招学生学医。顿时犹如丢下了一个炸药,让整个亳州都沸腾起来。

议论归议论,但却没有人敢送孩子去学什么医。这个时代要想学医,那就把人送到一个药铺中,先从小开始打杂,认识药材,背下药方。

哪里像这个一样,专门开一个大学堂,如同教授学子读书一样教人学医。

最开始没人敢相信,后来学堂开业后,一个又一个民间名医出现在亳州,惹得不少人心动起来。

那普通人家想给孩子找个能吃饭的手艺就将人送了过来。时间一长,这个学院的名声逐渐传了出去,整个江南只要学医的都愿意进这学院尝试。

一年过去,亳州的人都已经习惯了这间怪异的学堂,也不再对医学子另眼看待,偶尔这些大夫带着小徒弟出门免费给人看医,百姓们都很乐意过来让这些小徒弟增长一些经验。

毕竟都是认识的娃,看着成长,他们也有成就感。

林洋打听医学院,不少人就热情的问他,“是不是过来求医的?”

大概是这里汇聚了太多的名医,一些病人也跟着追了过来,名医一多,就有各种想法,相互探讨追查古方,竟然治愈了几项顽疾,使得这家医学院名气更大。

这名气一大,前来看病的人就更多,整的整个亳州的商业也跟着繁华起来,使得各个商家那赚的是合不拢嘴。

而同样收到税的官府去加派人手巡视整个城,毕竟人一多,就很容易出乱子,城里是安危就变得很重要。

“是的,还请老汉能够告知。”林洋拱了拱手,跟旁边那人开口。

那老汉指着城外的方向说,“医学院可不在城里,你得往城外走,沿着这条河往东走,就会看到一个高高的楼,那楼就是医学院了。”

林洋再次拜谢,不过他没有继续再走,而是找了一家客栈,洗去风尘,换了衣服吃饱后,又补了一觉,才去。

在城里稍作歇息的这段时间里,林洋也打听了医学院,发现医学院对于城里的人来说,名声还是很不错,目前还没有出现庸医。

林洋对于怎么接管医学院账务已经有了想法,不过这些还得等前往医学院后再说。

这一次除了看病以外,林洋还带着他大哥林源交给他的任务,就是接管医学院的账务。监视医学院将银子花在该花的地方,毕竟投入了上百万两银子,不能连管都不管。

林洋在姑苏也是管着自家生意的,前几年在京城里也学过一些新式的管账方法,全都套入到自家生意中。

他有经验,刚好又是大哥信任之人,又准备过来看病是最合适过来查账的人了。

当然他哥也说了,查账并不是只他一人,他打头阵先摸摸医学院的情况,等京城那些查账的稽查队过来,会找他了解一些情况。若是没有问题,就会移交给他来管。

出了城沿着河边走,大约走了两里多路,就看到前方淹没在树林当中的高楼。

这座高楼是真的高,林洋觉得大概也只西湖边的雷峰塔才能够比得上。

医学院在河对岸,和就在医学院门口,一条拱形的石桥连接着两岸。

马车过不了桥,林洋就扶着夫人下了马车,车夫将车子拉到一旁的草棚旁。

那敞篷应该是附近的村人搭建,不仅卖茶水,还提供喂马的干料。

将车夫留在这边看马车,林洋偕同妻子一同过了桥,继续往树林中走。

树林中一条弯弯斜斜的小道通往,那若隐若现的高楼。

林洋原本以为那医学院没有外墙,没想到等走到进口处才发现,不是没有外墙,而是外墙全都荆刺,一人高的荆刺缠绕在树木上,如同一个墨绿色的墙壁看不到尽头。

从两道高高的木门进去后,林源才发现里面很大,那五层高楼只是最外围,在里面还有大小不一的各种小楼,每栋楼外面都刷了不同的颜色,他认出这些都是洋楼,跟姑苏和杭州的教堂有些相似之处。

那草地中间还有一些原木长椅,有几个穿着厚实衣服的人正坐在木椅上,观赏着旁边树木上的鸟儿。

每栋楼在墙上都画着一个红红的十字,林洋不知道这是什么意思,亳州城里面也有几间专门卖药的药铺外面也画上了同样的图形。林洋猜测这个应该是个医学院的标志。

进了大楼,林源发现这一层楼很高,应该有二丈高,整个一层只有十几个大大的圆柱子支撑,看着有些空旷。

但来了往往有许多人来回走动,使得整个大厅不那么寂寥。

循着指示路牌,林洋来到最前面的窗口,窗口前坐着一位年轻的少年。

妻子拉了拉他的手,林洋回过头来看她。

只听妻子小声说,“这位大夫看着也太年轻了,不会是骗人的吧?”

林洋还没来得及开口,窗口后面坐着的少年却先开口了,“这位夫人,这里还不是看病的地方,我是先给你们登记的。来来来,还请问你们两位哪位是来看病的?”

林洋握住自己妻子的手安慰了一下,然后开口,“是我。”

那少年只得窗口前的椅子说,“两位,还请坐下。”

然后少年从窗口处递出来一张纸让林洋登记,林洋看了,基本上是让填姓名,年龄以及家住在何处等等。

“这位小哥,请问填这个有什么用?”

那少年接过他填的之后,说,“这是用来给你做病历的,以后拿着这个病历来看病,上面会记录大夫给你填写的病症情况,以及用过的药物。”

林洋一听笑了笑,“那倒是方便多了。”

那少年得意道,“那是自然,你看看这外面得有多少病人,我们这边的大夫一天得看多少个病人,哪里能记得下每一个病人的情况。以前的脉案有些麻烦,就改成了这个病例,你看病的时候找个大夫,将病例一递,人家不就知道你那个病之前都治疗到哪个程度吗……说说你是哪里不舒服?”

“我之前生过一场风寒,但一直未养回来,具体哪里不舒服,还得看大夫怎么说。”

少年一边在病历上奋笔疾书,等记下后,然后指着旁边竖起来的牌子说,“去风寒科,沿着牌子走。”

林洋接过病历本后道了谢。

才拉着妻子往里面走,越往里走,发现出现了各种各样的指路牌子。

很快人流被分散开,林洋这才知道为何这房子建那么大,原来这里面的科室也多。

风寒科离得并不远,毕竟这是一个常见病,所以就在